漂浮在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是传播许多致病微生物的重要途径,包括新冠病毒,这意味着清洁的空气对于健康至关重要。医院及公共场所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及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在这些方法中,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是一种较为经济实惠、效果较为理想的方法。新冠病毒肺炎防控规划(第五版)解读,在特定场所,室内空气消毒,消毒剂选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化学消毒剂,消毒方法采用超低量喷雾法。
对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规定,在不有人使用的情况下,可选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等消毒剂,使用超低量喷雾法或熏蒸法消毒。根据需要,应评估空气消毒效果。
双氧乙酸、二氧化氯、双氧水等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病毒、芽孢等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浓度的消毒产品。
超低量喷雾法。
用途:用于室内空气无人时消毒。
用法:将消毒剂雾化成20微米以下的微粒,喷入空气中,使其与空气中的微生物微粒充分接触,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用3%过氧化氢、5000mg/L过氧乙酸、500mg/L二氧化氯等消毒液,加入量按20ml/m3—30ml/m3,接通电源,进行喷雾。
喷雾器在消毒前要关闭门窗,喷雾器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里向外,先对面,然后依次进行均匀喷洒。
反应时间:双氧水,二氧化氯在30min-60min之间,过氧乙酸60min为60min。
特别是空气消毒时,您要根据您所选用的消毒剂和房间容积,准确计算消毒液的用量。
灭菌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进行消毒剂操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防护手套、口罩,必要时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
在喷洒之前,应对室内易腐蚀的仪器设备,如监视器、显示器等进行更换(以防化学消毒剂的金属腐蚀性)。
超低量喷淋方法的弊端:超低量喷雾法,主要是在空隙处依次逐个喷淋,喷不到的地方,可能无法对整个空气进行消毒,对整个空气中病毒的杀灭效果比较有限。
仅就这一点而言,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空气的效果要好于过氧乙酸和双氧水。过氧化氢及过氧化氢溶液颗粒极易沉入地面,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较短。而且喷不到的地方,如桌背或缝隙消毒效果不一定很理想。
而且二氧化氯由于其气体性质,从喷雾器喷射出来后,很快就离开了小滴,飘散在空中做了布朗运动,扩散至整个空间,消毒更加均匀和彻底。
在WHO的评价中,二氧化氯作为AI级别的消毒剂被WHO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列为新时代的绿色、安全、高效消毒剂。